
工作是什么?有人說工作是一種修行,非苦修苦練不可得道。我們說偉大的員工創造偉大的企業,什么是偉大的員工,苦修苦練得道的員工。
財經界曾經有這么一個統計,截止2012年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,日本有3146家,為全球最多,德國有837家,荷蘭有222家,法國有196家。這些企業長壽的秘訣是什么?專家研究之后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,這些企業都有一種工匠精神在傳承。
苦修苦練,吃得苦中苦,方為人上人。一輩子專注一件事,做到極致極好。在這些工匠身上可以找到很多相似的東西——堅定、踏實、恒久、精益求精。
“工匠精神”可以從瑞士制表匠那里一窺究竟。瑞士制表商對每一個零件、每一道工序、每一塊手表都精心打磨、專心雕琢,他們用心制造產品的態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維和理念。在工匠們的眼里,只有對質量的精益求精、對制造的一絲不茍、對完美的孜孜追求,除此之外,沒有其他。正是憑著這種凝神專一的工匠精神,瑞士手表得以譽滿天下、暢銷世界、成為經典。
工匠精神不是瑞士的專利,日本式管理有一個絕招:用精益求精的態度,把一種熱愛工作的精神代代相傳。這種精神其實就是“工匠精神”。
工匠之術是用對方法,創造價值,“工匠”是技藝精湛的人。所謂“工匠精神”其核心是:不僅僅是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,而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、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、精雕細琢的精神。在眾多的日本企業中,“工匠精神”在企業領導人與員工之間形成了一種文化與思想上的共同價值觀,并由此培育出企業的內生動力。一些工匠成功感言是:當你做某件事的時候,你就要跟它建立起一種難割難舍的情結,不要拒絕它,要把它看成是一個有生命、有靈氣的生命體,要用心跟它進行交流。
工匠精神并不是舶來品,《莊子》中就記載了一個“庖丁解?!钡墓适?。廚師給梁惠王宰牛。他的手所接觸的地方,肩膀所依靠的地方,腳所踩的地方,膝蓋所頂的地方,嘩嘩作響,進刀時豁豁地,沒有不和音律的。梁惠王問:“你解牛的技術怎么竟會高超到這種程度???”廚師回答說,他憑精神和牛的接觸,而不用眼睛去看,依照牛體本來的構建。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節。十九年了,他的刀刃還像剛從磨刀石上磨出來的一樣鋒利。廚師還說:每當碰到筋骨交錯很難下刀的地方,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,視力集中到一點,動作緩慢下來,動起刀來非常輕,霍啦一聲,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開了。
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,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、神到、就能達到登峰造極、出神入化的境界。
將一項技術發揮到極致,頂級品質造就了頂級品牌。工匠在行動中體悟修行的樂趣。工匠精神不是口號,它存在于每一個人身上、心中。長久以來,正是由于缺乏對精品的堅持、追求和積累,因為企業的短視行為,因為急功近利,因為山寨仿冒,才讓我們的企業持久創新之路異常艱難,更讓一些企業基業常青成為鳳毛麟角,才讓我們國家只能以制造大國自稱而不能以制造強國自居。
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到,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產,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,增品種、提品質、創品牌?!肮そ尘瘛笔状纬霈F在政府工作報告中,讓人耳目一新。提到精益求精,國人總會想到日本的電飯鍋。雖然在技術材質和設計上都是領先我們,但是從實用角度國產的也并不差。與其說國人追捧日本產品,不如說追捧的是日本“工匠精神”。
工匠精神如何培養?日本的秋山木工給出了答案。秋山木工是專門定制家具的,日本宮內廳、迎賓館、國會議事堂、知名大飯店等,都在使用他們精良制作。創辦者是71歲的秋山利輝先生,他27歲創辦“秋山木工”,為了培養出真正的匠人,傳承“達人”的師徒制度,辦了一所秋山學校。該校學制八年,學費全免,針對全體學員設有不須償還的獎學金制度。在學習期間,“秋山木工”針對以成為工匠為目標的見習者和學徒,頒布十條規則:
1. 不能正確、完整進行自我介紹者不予錄取。要不斷地練習,直到能在一分鐘之內,將自己的姓名、出生地、畢業的學校、家庭成員、八年畢業獨立之后的自我期許,以及為什么要進“秋山木工”,還有將來的夢想等介紹清楚。
2.被秋山學校錄取的學徒,無論男女一律留光頭。剃光頭是為了讓學徒們下定決心,要在往后五年的時間內,將全副身心投入學習當中;因為如果決心不夠,就無法堅持到底。
3.禁止使用手機,只許書信聯系。禁止使用手機和電子郵件,對外的聯絡方式以書信取代。書寫也是一種訓練,如果連給客戶的感謝信都不會寫,是不能勝任工作的。
4. 只有在八月盂蘭盆節和正月假期才能見到家人,共十天的假。除了這些日子之外,即使父母來了也不準見面,因為精神松懈會妨礙學習。
5.禁止接受父母匯寄的生活費和零用錢。只有使用自己辛苦工作賺來的薪水,購買被稱為“工匠生命”的工具才會珍惜。如果用別人的錢購買很棒的工具,也不會有任何感動。
6.研修期間,絕對禁止談戀愛。一旦發現有人談戀愛,立即開除。為了學得一生賴以生存的技藝,在五年學徒的期間,除了如何成為一流匠人之外,必須心無旁騖、專心學習。
7.每天早晨,所有人都要跑步,花十五分鐘沿著街道跑一圈。通過這種方式,讓大家振作精神,同時培養集體意識。
8.大家一起做飯,禁止挑食。準備飯菜和飯后收拾的工作,主要由入校第一、第二年的弟子承擔。挑食的人往往也會挑工作、挑人,因此克服不喜歡的食物也很重要。
9.工作之前先掃除。打掃街道、打掃廠區、清掃機械、清掃車輛、清掃倉庫。為了磨礪心志,工作之前先掃除。
10.朝會上,齊聲高喊“匠人須知30條”。為了讓學徒牢記一流的匠人是怎樣的,每天早上所有人一定要齊聲高喊“匠人須知30條”。通過這種反復朗誦,讓一流匠人的標準,滲透到他們的潛意識中。
工匠不斷雕琢自己的產品,不斷改善自己的工藝,他們在享受產品在手里升華的過程??粗约旱漠a品在不斷改進、不斷完善,最終以一種符合自己嚴格要求的形式存在。企業的核心因素是人,一個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態度的表現,一生的職業就是他志向的表示、理想的所在,有了這樣的工匠,有了高質量的產品,就會有我們期待出現的偉大的企業。